2016年课程评估情况
作者: 发布时间: 2016-04-22 浏览次数: 945

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环节,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课程建设,提高课程质量,为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,教学质量评估中心根据新颁布的《常州工学院教学质量评估实施办法(试行)》(常工政〔2015150 号)精神,开展课程评估。

教学质量评估中心于33下发通知,被评估课程负责人填写《课程评估情况表》,同时按要求准备佐证材料。32948,评估专家对课程材料进行了认真的评阅,依据课程评估表的指标进行评分,并写出评估意见,具体指出该课程建设中取得的主要成绩、存在问题以及改进的意见。

一、总体情况

本次评估从我校2014年度校级课程建设项目立项中抽取48门课程,其他2门,共50门。这50门课程评估分数平均为85.7,处于“良好”等级,说明这些课程总体建设情况比较好,专家的满意度较高。标准差为5.9,这些课程建设质量高低差别较大。其中有13门课程评估等级为优秀(M90分);30门课程评估等级为良好(80分 ≤ M 90分);7门课程评估等级为合格(70分 ≤ M 80)(具体见附件一)。

二、排名前三的二级学院

平均分

排序

教育与人文学院

90.7

1

外国语学院

87.9

2

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

87

3

三、课程建设成效明显,评估结果较好的课程

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大部分课程取得较丰富教学和科研成果;计算机学院所有课程教材质量较高,选用符合学校要求;数理与化工学院课程负责人和教学团队高级职称教师较多,学术和教学研究水平较高。

评估过程中有许多好的经验值得推广,在此提出表扬,具体课程如下:

1.土木建筑工程学院《土木工程施工组织》课程(负责人:王利

文),课程负责人主持完成了省部级研究项目,教学团队完成了一批与课程相关的教学研究成果;课堂教学综合评价为优秀;促进学生发展效果明显,学生在多种设计评选中获奖;建立了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制度,教研活动记录详细。

2.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《工程热力学》课程(负责人:袁洪春),课程建设实施过程具体,实施结果有体现;课件美观实用,有图片等扩展资源,符合课堂教学需要;课程资料等相关材料完整充分,质量高;教学成果、科研成果突出。

3.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《模具CAD/CAM》课程(负责人:田文彤),课程负责人教学经验丰富,教学梯队年龄合理,职称较高;课程建设规划目标明确并有效实施;课程大纲符合培养目标,不断更新;根据课程特点编写了《模具CAD/CAM》教材,实用适用;课程采用机房上课,教学方法灵活,教学手段运用合理。学生电子作业保存完整,教师线上线下结合答疑;有多项校级教学研究课题,获多项全国创新设计大赛奖。

4. 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《Java程序设计》课程(负责人:史书明),课程教师团队多数教师有国外研修经历,能根据中外办学特点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大纲;课程建设规划目标明确,并按计划正在分步实施;实验指导书规范,综合设计性实验合理,实验报告记录完整;使用中、英文教材,且有指定的学习指导和辅助材料;引入英国赫特福得大学的教学方法,教学手段运用合理,促进学生发展;建立的课程网站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
大多数二级学院和教师都积极对待本次课程评估,课程负责人认真填写《课程建设情况表》,教学团队教师积极协助负责人,按要求准备各种佐证材料。数理与化工学院《色谱与分离》课程负责人壮亚峰老师刚访学回国,不顾疲劳就进行评估材料的准备。计算机学院和外国语学院还对照要求先进行自查与核对。